一和一百萬,究竟孰多孰少﹖孰輕孰重﹖

 

「一個人的死亡是悲劇 一百萬人的死亡只是個統計數字。」乍看這句充滿悖論的話,可能會覺得真真不可思議,但仔細想想,或許真的是如此。以純粹理性角度而言,一百萬絕對大於一,任何一個具有初淺數字概念的人都知道。然而,如果那一百萬是遠在天邊、年代久遠,或是和自己毫無瓜葛的人,真的能引起強烈共鳴的人有幾人呢﹖

 

就以目前的疫情狀況而言,去年確診者死亡人數寥寥無幾,因此每次見到新聞報導說誰誰因確診去世,心就會糾結一下。直到近期確診死亡人數直線上升,每天層出不窮的新聞疲勞轟炸,說真的,只帶給我一種恐怖的氛圍,明白疫情的威力之大,但對於因病去世者,真的是越來越無感--儘管這些人數還比去年多出好幾倍﹗

 

相反的,如果那個「一」是你的至親家人或朋友,那情況完全不同了。因為曾經擁有過太多美好的時光,所以分離的時候特別感到萬分不捨,這本是人之常情,這也就是儒家所謂的「愛有等差」。記得年輕的時後,我曾經一度推崇墨家的「兼愛」,認為若是每個人都相親相愛、愛人如己,那豈不是天下太平了嗎﹖後來長大才發現,那是宗教式的眾愛,一點都不合乎人性,是具備「神性」才做得到的事,少數我們所知道的偉人,如印度聖雄甘地、德蕾莎修女、陳樹菊女士,能為了毫無關聯的陌生人付出所有,但,那畢竟真的只是少數。

 

然而,一般人真的就那麼無能為力嗎﹖我認為,其實平凡如你我,也是可以擴大我們的同理心,拉近一和一百萬的距離。只要走出去,去看看外面這麼廣大遼闊的世界,和其他陌生人增加情感上的連結,讓陌生人變成熟悉的人,自然就能走進對方的心裡,和他們一同歡笑、一同悲傷。疫情下的世界,如果你是身處醫院的醫護人員,這個確診者是你曾經照護過的,且在你的視線所及離開人世,那麼,你會不會有心痛的感覺﹖戰爭下的世界,如果你是遠在天邊但定期捐款、互動頻繁的資助者,受你資助的孩子在烽火連天下被帶離人間,那麼,你會不會產生憐憫之心呢﹖

 

這個世界太過於冷漠,是因為人和人之間的情感連結過於薄弱。即便透過便捷的網路,也能拉近與陌生人的距離--只要我們都真誠待人﹗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疫情 同理 真誠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曼 生活 的頭像
    曼 生活

    曼˙生活

    曼 生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